优游国际-击剑小将姜鑫瑞,比赛让我更加自信 场上只能靠自己
在刚刚结束的全国青少年击剑锦标赛上,一位少年选手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,14岁的姜鑫瑞手握长剑,目光如炬,在剑道上灵活移动,随着最后一剑精准刺中对手有效部位,电子裁判器亮起彩灯,姜鑫瑞摘下护面,露出一张稚气未脱却写满坚毅的脸庞。
“比赛让我更加自信。”姜鑫瑞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,这句简单的话语背后,是他七年击剑路上挥洒的汗水与泪水。
姜鑫瑞与击剑的缘分始于七年前,当时只有七岁的他在体育课上第一次接触击剑,就被那优雅而充满力量的运动深深吸引。“我喜欢剑道上那种专注的感觉,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你和对手。”回忆起最初的选择,姜鑫瑞眼中依然闪烁着光芒。
通往成功的道路从来不会一帆风顺,姜鑫瑞的父母起初并不支持他专注于击剑训练,担心影响学业。“我和父母做了个约定,保证学习成绩不落下,他们才同意我继续训练。”为此,姜鑫瑞不得不比其他队员付出更多努力,每天放学后,他总是在完成作业后才赶往训练场,常常练到深夜。

“那段时间真的很辛苦,”姜鑫瑞的教练李振华回忆道,“但他从来没有抱怨过,反而总是加练到最后,我记得有一次训练结束后,我发现他独自在剑道上反复练习步伐,那时他只有十岁。”

正是这种执着与坚持,让姜鑫瑞在各项青少年比赛中崭露头角,去年,他在省运会上夺得个人赛金牌,今年更是在全国赛事中屡创佳绩,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不是他的奖牌,而是他在赛场上的态度。
“场上只能靠自己,”谈及比赛心态,姜鑫瑞表现出超乎年龄的成熟,“当你站在剑道上,所有的训练、所有的准备都需要转化为自己的判断和行动,没有人能帮你完成那一剑。”
这种独立精神不仅体现在赛场上,也贯穿于他的日常训练中,队友们形容姜鑫瑞是“最会动脑筋的选手”,他习惯记录每次比赛的得失,分析自己的技术漏洞,并制定针对性的训练计划。“他有一本厚厚的笔记本,里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种战术分析和心得体会,”队友刘明轩透露,“训练结束后,我们经常看到他回看比赛录像,研究对手的习惯动作。”
姜鑫瑞的班主任老师也表示,这种独立自主的品质也体现在他的学习上。“鑫瑞是那种知道自己要什么,并且会为之努力的孩子,他在班上成绩一直名列前茅,而且特别善于时间管理。”
在不久前举行的一场关键比赛中,姜鑫瑞充分展现了“场上只能靠自己”的信念,那是一场半决赛,面对曾经多次击败过自己的老对手,姜鑫瑞在开始时处于劣势,比分一度落后。“当时我很紧张,但当我想到平时的训练,想到每一次挥剑、每一步移动,我告诉自己必须相信自己。”调整心态后,姜鑫瑞连追五剑,最终逆转取胜。
“那场比赛后,我真正理解了自信的意义,”姜鑫瑞说,“它不是盲目自大,而是建立在充分准备基础上的自我信任,每一次训练,每一次研究对手,每一次自我反思,都在为场上的自信打下基础。”
随着成绩的不断提升,姜鑫瑞开始吸引更多关注,有体育评论员认为,他有望成为未来中国击剑的领军人物,但对于这些赞誉,姜鑫瑞保持着一贯的冷静:“我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,击剑是一项充满智慧的运动,每一种剑种都有其独特的魅力,我还在探索的路上。”
当被问及未来的目标时,姜鑫瑞毫不犹豫地回答:“我希望有一天能代表国家参加奥运会,我知道那需要付出更多努力,但我已经准备好了。”
李振华教练对弟子的未来充满期待:“鑫瑞最可贵的是他的心态,他理解击剑不仅是技术的比拼,更是心理的较量,他的成长经历证明了,真正的自信来自于克服困难的过程,而非胜利的结果。”
夕阳西下,训练馆内再次响起剑尖碰撞的声音,姜鑫瑞的身影在剑道上跃动,一次次出击,一次次防守,那条十四岁少年走过的路,正随着他的脚步,向着更远的方向延伸,在这个年轻人的心中,击剑已不仅是一项运动,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——面对挑战,相信自己,依靠自己。

发表评论